12月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绿色制造分会主办,陕鼓动力承办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绿色制造分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蔡惟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主任温顺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绿色制造分会理事长、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绿色制造分会秘书长方杰,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刘志峰,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教授孙立宁,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邱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曾令万,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纪委书记焦悦,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张红桦以及行业专家、学者等共90余人出席会议。陕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金平,陕鼓动力总经理陈党民,陕鼓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系统方案中心主任贾亚妮,陕鼓动力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余平等公司领导参加会议。
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主任温顺如主持。
开幕式上,刘金平总经理在致辞讲话中代表陕鼓集团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陕鼓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绿色制造分会以及各个兄弟会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金平总经理说,绿色制造是全球机械工业发展的重大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大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扶苏。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当中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贯彻落实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绿色新技术创新,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这为工业企业未来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金平总经理说,绿色制造分会作为机械工业企业绿色制造发展的资源平台,以助推机械工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快构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线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绿色制造科技成果与成功经验分享,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与绿色发展,并为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提供优质服务。陕鼓的企业使命是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作为绿色制造分会的理事单位,陕鼓一直将绿色制造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近年来,陕鼓身体力行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陕鼓绿色制造技术的提升和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企业经营业绩年年攀升。
刘金平总经理表示,陕鼓在绿色制造分会的指导下,将以绿色制造技术发展方向为指引,持续探索绿色制造发展新模式、新思路。希望与会的各位高校领导和企业家到陕鼓绿色制造制造基地来考察指导工作,共同探讨研究总结绿色发展经验,为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蔡惟慈作了题为“体察变化,积极应对——机械工业运行形势简析”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当前机械工业运行基本情况、体察行业发展的变化趋势、新格局下机械工业如何作为等方面展开,系统回顾总结了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机械工业未来如何更好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思考和部署。
蔡惟慈副会长强调,当前正处于“十三五”行将收官和“十四五”即将开局的时间节点,我们既要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更需体察发展环境和行业格局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机械工业属于完全竞争性的行业,要深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持续激发内在活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是持续发展之本,一方面要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蔡惟慈副会长强调,机械工业“十四五”重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从机械工业市场用户评价角度出发,要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上下功夫,要在产业链“现代化”上做文章,要从“不平衡”“不充分”之处着力,截长补短,优化产业结构;从行业发展内在支撑能力角度出发,要努力提升运营效益和生产效率,主攻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推进服务型制造,继续推进绿色制造,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从行业发展的环境角度出发,要继续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将需求变成牵引升级的宝贵资源。
在分享交流环节,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刘志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绿色制造的应用与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刘志峰教授指出,绿色制造的理念和思维至关重要,要实现绿色制造,要强化人才培养、系统闭环思维、智能绿色设计,要持续建立完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要分阶段分步实施。
陕鼓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系统方案中心主任贾亚妮说,陕鼓秉承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使命,持续创新,深化转型,通过绿色产品解决方案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实践,取得的多项重要荣誉奖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陕鼓将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探索绿色智造化与传统制造业的有机结合,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现代绿色分布式能源强企,同时,推进传统工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快速发展。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正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处于战略机遇期。当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与融合发展是重要发展方向。面对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要因地制宜,加快机制创新,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打造多种模式创新创业与产业化平台,形成完善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